用卢晓梅的话说,自己是“一只好奇心重的蚂蚁”,喜欢读书,喜欢行走,喜欢看长河落日和苍茫大地。她走过、路过世界百多个城市,每到一处必到当地大学打卡,不畏辛苦,几近偏执。
她从小生活在位于甘肃兰州的西北师范大学家属院,之后求学、任教,辗转在复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目前在南京工业大学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担任教授。体验和记录大学仿佛成为了她生来的使命。
“观察一座城市的风格,最直接的就是看大学。因为大学是城市的‘会客厅’,也是城市人文历史和学术传承的见证物。”卢晓梅说。
2015年在美国访学,卢晓梅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积累素材,陆续写了上百万字,浓缩其精华,出版了《大学大城》一书。全书共4篇,审视古今中外大学与城市的共荣共生、流变演进,冷静研判利弊瓶颈,力图解决教育发展的现实问题。
走在国外的大学校园中,卢晓梅仿佛穿梭在一部大学与城市的发展史当中。这样的感觉在书中进行了描摹。
“不同时代建造的校园,镌刻着特定时期的痕迹。可以从建筑上大致判断出大学的办学史、培养人才的主要类型,甚至可以推断出所在城市的产业结构特点。”卢晓梅说。
如果大学是用石材构筑的,有着高耸的教堂和钟楼、精美的穹顶和雕塑,那么这美轮美奂的古典主义建筑背后,往往和宗教或者王权相关。
最经典莫过于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许多住宿学院依旧保持着传统的中世纪僧院风格,置身其中仿佛在《哈利波特》或《唐顿庄园》等影视剧的片场。
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在很大程度上也继承了中世纪学院风格,让大家吃住学聊在一起,以传统而昂贵的博雅教育模式培养最顶尖人才。
如果建筑主体用砖块建成,那么这所大学通常是工业之后,在主要工业城市建造的。英国把这一类创建于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的大学,定义为“红砖大学”,包括伯明翰大学、谢菲尔德大学等。这些学校有很强的工程技术和应用学科背景,擅长分门别类地培养实用型人才。
玻璃大学则是二战后设立的大学。多由混凝土加平板玻璃等新型材料构筑,建造快捷且节约成本,设计风格上更加丰富多变,可以借机表达新的理念主张,具有文化先锋的含义。
这类大学包括了各种短期大学、师范学院、城市大学和社区学院,其培养目标是和城市化进程以及大学普及化相匹配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更强,以满足大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多元化需要。
同样的观察转换到中国大学,卢晓梅发现,“中国大学校园要从外观上判断其始建年代,关键看它的设计风格”。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她介绍了中国大学校园风貌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1952年院系调整为里程碑,此前中国大学建筑有统一的外形符号——古代殿堂式的屋顶。飞檐翘角是我国古建筑最具表现力的建筑符号。卢晓梅将这类大学称为“飞檐大学”。主要有三类:洋务运动后由官办或传统书院改造的学校、外国人办的教会学校,以及私人办的学校。
第二阶段,从1952年起到上世纪80年代初,特征是气派的行政主楼和宏大的入口广场,可以简称为“苏式大学”。
上世纪50年代,全国大规模的院系调整结束,学院建制不复存在,中国高教体系按照专业重构,成立了一批行业性大学。按照行业属性,这些大学紧密嵌入城市产业分工格局中,并在校内设立了大量的生产劳动单元。在计划经济和区域均衡发展的总基调下,大学与城市的距离拉近了,城市和城市的差异缩小了。
以苏联莫斯科大学主楼为模板的“斯大林式建筑”,好似巨大的生日蛋糕,追求气势磅礴、高耸雄伟,彰显了与民族自豪感,这种建筑在中国的很多城市和大学进行了不同比例的复刻。
毛主席雕像、镶边式建筑组团,以及后来为了厉行节约发展出来的一字形预制板单元楼,按照同样的设计图纸,像火柴盒一样排布在不同的城市和大学中,承载着几代人的热血青春。
第三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2000年前后,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的快车道。大学急剧扩招,新大学、新校区和新大学城不断涌现。大学在城市外缘中不断蔓延,成为城市化扩张的急先锋。
欧美有一类“绿地大学”,恰好与这段时间的中国新建大学特征吻合。它们为超过半数的国民提供了获得新知的场所,往往设在城市边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自由规划、自由生长,并在经年累月中把乡间点化成了城市。
尽管高校不断提倡特色化办学,但体现在建筑上反而少有特色。卢晓梅走过许多新校园发现,因土地审批和规划地块等因素,这些校园普遍采用了环线式、生态型、大尺度、学科群组团的设计风格,形成了相对统一的校园形态。圈层和环线的中心多为湖泊、广场、人工景观等。图书馆等人流和信息流密集的公共建筑,逐渐代替行政主楼成为校园空间的重心。
1998年,卢晓梅在复旦大学求学。有一位女同学是上海黄浦区人,学校所在杨浦区五角场,被同学父母认为与乡间无异,哀叹“乡下的野风把女儿的脸吹粗糙了”。五角场的城市化历程体现了大学与城市的正和博弈,这一幕被她写入书中。
2000年左右,复旦大学的围墙全部被拆除,改成了铁栏杆。“当时我们有点不适应,大学应该是高墙里的象牙塔,怎么突然透绿了?”卢晓梅回忆道。
“现在想来,复旦还是有先见之明。创新最重要的是包容和开放。包容性来自多样性,学校里有不同学科门类、不同学术背景的人群,鼓励异质文化竞争与合作,可以丰富创见。开放性可以通过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让系统保持生机活力。”卢晓梅如是说。
在她看来,开放首先是校门要开放,物理上的交换。图书馆、博物馆、体育馆、讲堂、剧场甚至实验室都可以对市民开放,赋予城市轻盈、文雅的气质。
卢晓梅做的是高分子材料研究,她用化工术语打了个比方。化工过程,首先要物质传递,在此前提下才会有动量传递和能量传递。
同理,“城市与大学的互动,要从接触和了解做起,然后才会有化学反应”。卢晓梅认为,破除有形的大学围墙和门禁仅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在于破除人们心灵世界的隔阂。
书中主打的一个观点是,大学要“为城而址”“为城而事”“为城而治”。但事实上,大学与城市并非生来就相濡以沫、双向奔赴。二者之间经历了从对抗到欢迎的态度转变。
因为隔阂的存在,中世纪的牛津大学师生和所在的牛津城还曾发生“市民与学人”“城镇与学袍”之间的流血冲突。后来的大学逐渐在城市生长、扎根,从摩擦冲突走向了良好互动。很多城市因大学而兴,甚至城市就是大学。
2016年,卢晓梅在谢菲尔德大学参加毕业典礼。女王派了装扮华丽、头戴假发、足后银钩的特使前来祝贺,整场毕业典礼就像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演出。“我在赞叹一所高校注重品牌建设的同时,不禁思考英国高等教育的过往。”
正是保守主义深植,英国高等教育长期不愿意改变。18世纪启蒙运动兴起,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依旧坚持将学生培养成绅士的定位,漠视当时针对中下层的科学教育。这才给了德国大学“可乘之机”,随着19世纪工业推进,德国吸取英国的教训,为科学找到了栖息之地,最终成为了世界科学中心。而20世纪的美国集实用主义之大成,让科学走出神龛,让大学融入城市烟火,以“黄油和枪炮”为使命,服务和带动经济社会发展。
如此反思耐人寻味。正如她自己的调侃,看这本书犹如“吃火锅”。凡有关大学与城市的话题,读者都能在书中寻觅到超乎寻常的“美味”。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EMD论文丨德国汉堡工业大学史珊教授首次利用脱合金法制备出韧带尺寸低至2nm的纳米多孔铂宏观块体材料
EMD综述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郭再萍教授团队:人工界面修饰助力高性能锂金属电池——最新研究与展望
EMD研究论文丨清华大学贺艳兵和柳明课题组:协同铁电性和离子导电性的功能性陶瓷填料LiTaO3构筑新型复合固态电解质
EMD研究论文丨北京理工大学赵芸副教授团队:钼酸盐插层镍铁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衍生的钼掺杂镍铁磷化物纳米花用于高效析氧反应
EMD封面论文赏析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Kim教授团队:钾离子电池用NiCo2Se4纳米管球负极的转化机制